銀座四丁目和光百貨街頭
大樓環繞的東京車站站舍
東京車站古蹟復原工程10月將完成
六本木Hills森大樓
吾妻橋畔,烈日高照
早稻田大學
表參道往明治神宮前站。我喜歡這裡的氛圍
東京大學
Friday, September 7, 2012
[+/-] |
▌2012 夏日東京相冊:日景篇 |
Thursday, September 6, 2012
[+/-] |
▌2012 夏日東京相冊:夜景篇 |
汐留Caratte,是我夜景主題裡感動度第一的地點!
8/26(日)晚上八點,回程搭百合鷗號到汐留站徒步過去。還記得一下站在大樓空橋連通道夜色中幾乎分不清左右方向,轉呀轉的終於找到了設施入口。透明可見遠處的電梯景色拉開驚喜序幕,四個窗格內的景緻足以讓我流連忘返,我想我還是最愛這處港灣與水面倒映夜景。發自內心的淚推!
彩虹大橋左處台場,當拿著小望遠鏡依稀可見富士電視台球體造型的輪廓。
台場Aqua City外的空橋。喜歡彩虹大橋燈映下的立體感。
雖然旅程沒有碰上明治神宮的花火大會,很幸運在六本木看夜景時,天空樹附近、東京鐵塔附近一直有小小的煙火綻開,持續好多回合!附近的遊客連聲歡呼:「好棒喔」!(回台查資料發現8/25(六)當晚在東京、神奈川、千葉、埼玉、茨城、栃木都有花火大會),難怪當晚不停歇的微小火光,加上充滿車流建築頂端閃爍,變化萬千夜景,錄也無法錄下來,只有好好把握當下努力欣賞。
右後方葛西臨海公園摩天輪。
不只如此,週六也逢東京鐵塔變幻第二種燈彩,Diamond Veil。八點整緊張時刻來臨,專注看著鐵塔全暗,再一節節亮燈。
真是太幸運了!
柔焦的彩虹大橋與台場摩天輪。
第一天晚上8/24(五)東京都廳夜景,室內燈光蠻亮拍照頗辛苦。送上最好看的都廳夜景一張。
Wednesday, September 5, 2012
[+/-] |
▌2012 夏日東京自助規劃心得:行程和手冊製作篇 |

小時跟著舞蹈團去日本交流12天,是去關西大阪奈良、九州長崎鹿兒島。記憶東京只有近郊千葉縣迪士尼樂園、巨蛋後樂園兩個刺激場所,全靠遊覽車行動。對於「東京的樣子」沒有深刻印象……
所以,這回就是我第一次去東京。
去東京自助,其中穿插一兩天到東京近郊如:橫濱、箱根、日光鬼怒川、湘南江之島、富士山河口湖、輕井澤等都是網友常見的安排,當時查來回時程和車資之後,全部直接說掰掰,對於景觀嚮往還沒到這麼深,也不能花太多時間探索,為去而去有點可惜。人氣景點吉祥寺/井之頭公園(東京23區外的武藏野市)、甜食人的天堂-自由之丘也忍痛放棄,原本定位電視台之旅的NHK Studio Park最後也被我刪除了。
這樣變成純粹在東京23區都心行程規劃似乎沒什麼好說嘴的(笑),不過研究城市龐大路線圖對我而言就是很大的突破了。
★景點安排心得
1.如何省錢省時省體力,是既煩惱又有趣的腦力激盪。最開始的行程和最後決定的行程,已經找不到什麼共同點!我一開始可是用JR都區內pass(一日券)排地點呢。慢慢變成依照區塊勾地點。然後下決心買路線密集的東京Metro二日券。
2.早晨安排神社和公園。每天路程越排越少,最後兩天更以悠閒為目的,也因為是上班日,晚點(09:00)出門較好。(但每天都很固定 07:10 吃早餐!)
3.如今,我心中所謂「成功的行程」,就是把想去的地方用「本人好理解」的交通方式串在一起。D2從北的王子到南的六本木繞一圈乍看是螺旋繞路的安排,東京車站兩方的丸之內、八重洲甚至間隔了一天,但依自己體力和時間分配,都順利玩到的話,就沒什麼不行的不是嗎?所以關於行程順序別人的建議聽聽就好(笑)
⊕ 徒步簡單好走的路線
表參道(C)(G)(Z) — 明治神宮前(原宿)(C)(F)
東大前(N) — 本鄉三丁目(M)
⊕ 徒步OK的路線,但需要注意方向或者問人者
早稻田(T) — 早稻田(都電)
六本木(E)(H) — 乃木坂(C)
淺草(A)(G) — 押上<SKYTREE前>(A)(Z)
汐留(E)(U) — 新橋(A)(G)(U)(JR)
⊕ 試過之後不喜歡的徒步路線
西新宿(M) — 都廳前(E) :連通道漫長人煙少,當時不過20:30
[手冊製作]

從決定第一次自助時,做一本完全個人用且感覺細膩的手冊就是重要的功課。PTT Japan_Travel 板 MrMau 大的精美排版讓我非常佩服,當然也都觀摩許多前輩的手冊教學,摸索自己的風格。上圖封面封底加厚外,再以膠片保護。
雖然過程需要刪刪改改累得一度想放棄,但成品完工後拿著會覺得很有成就感,這是無價的紀念冊!在電車上,鄰座的媽媽也在瞄我手冊的內容呢:D
★內容心得
1.旅館地址等資訊寫在越前頁顯而易見的地方越好。
2.自助去日本的新手,手冊加入境單填寫範例,在機上對照填寫時就會輕鬆愉快。
3.以一天為單位,分為「行程表」、「地圖集」。我感覺「時間和時間」應該排在一起。比如說,開店打烊 last order 時間要寫在該(幾點幾分)行程後的備註欄(而不是放在地圖附近)。事前安排衝到打烊比較容易檢查出來,實地也可以減少翻來翻去的次數。地圖集是附註性質,真正需要時用來認地標。
4.好像很少前輩把 jorudan 轉車查詢結果貼在相應行程上。雖然會佔篇幅,但我覺得值得,還加了交通行經站名。我依據「所要時間」再抓一點緩衝,連搭車時間也安排,時間分割非常之細。本來也覺得太像「行軍」了,實際行程不都會落後嗎?純粹是安全感,實際上連彈性行程最後都玩到了。另外,晚上最後景點事先倒推幾點前離開較好。
6.「地圖集」中店家的地址作用不太大,但是和 Google Map 對照可瞭解區塊編號的方式。所以我喜歡放地址,還加上東京23區圖。(台場三個臨近遊樂點Aqua City和富士電視台是港區,Diver City卻在江東區)
7.百貨公司商場之類的樓層圖不用列印,事先看好樓層表想逛的店家在「幾樓幾番地」?按順序整理成文字的資訊,到實地櫃台拿簡介找路即可。
8.手冊我有分成彩色黑白兩種,附加文字資訊、觀光日語應該不需要彩色墨水吧。
★紙張問題
我所想的幾種選擇:
1.以A4排版,兩頁印刷在同一張A4再切開,單面印刷
2.以A4排版,兩頁印刷在同一張A4再切開,雙面印刷(頁次順序、正立倒立大概很難控制吧)
3.以A5排版,單面印刷,背後拿
來貼收據蓋章塗鴉
4.以A5排版,雙面印刷
本來想依照許多人方法1,擔心文字縮圖或再縮小印可能會看不清楚,畫面協調感也不好掌握。選方法3的話,我做了78頁,印78張紙好像會很厚重,最後選方法4。
然後,關於「自由發揮欄」,除非已經旅遊回來,否則怎麼預測也難抓要多少空白頁數來貼收據蓋章塗鴉,所以,另外拿出入手很久的A6筆記本(跨年日誌尺寸)蓋章,並根據消費時間順口紅膠貼好收據,補一點紀錄和按計算機總花費,就不需要在自助手冊多列印「不知要幾頁才夠」的蓋章處和記帳表格了!(有惰性的人要抄一大堆品名和金額,大概不會持續兩天吧)
提供我W●rd 2010的數據:
自訂邊界(A) > 邊界
上(T): 1.2公分 下(B): 1.2公分
內(N): 1.8公分 外(O): 1.2公分
裝訂邊(G): 0公分
方向
直向(P)
頁數
多頁(M): 左右對稱▼
套用至(Y): 整份文件▼
自訂邊界(A) > 紙張
紙張大小(R):
A5▼
★橫直向問題
一開始,我一碰到較大地圖就這樣設定:
版面配置 > 分隔設定 > 分節符號▼ > 下一頁(N)因需求整份自助手冊會橫向直向瘋狂轉換,後來我想到「橫向頁面」的邊界內外差變成以「橫向畫刊本的內外」,不符預設的裝訂邊。而且,在印成「從左翻開的書本型式」以後,圖旋轉90度的方向,可能會依奇偶數頁面忽左忽右,頁碼位置也會不一致。後來全改成直向,盡量把大地圖剪裁到B5直向資訊也夠用的尺寸,太寬的地圖一律這樣設定:
版面配置 > 方向 > 橫向 //後來發現這樣的作法不太好
格式 > 旋轉 > 向左旋轉90度(L)比如連續兩頁的大地圖,到時候查閱方向也會很一致。
★頁碼問題
1.封面封底另外做一個檔,不設頁碼,避掉封面、目次、封底都不要頁碼的問題。
2.內頁頁碼我一開始設在堅持在大拇指翻閱書籍的邊界,也就是書攤開來左頁頁碼在左邊界,右頁頁碼在右邊界,雖然可以用這個方式自訂:
設計 v 奇偶頁不同但碰到因為兩欄排版不得不用到的:
版面配置 > 分隔設定 > 分節符號▼ > 接續本頁(O)可能發生的左頁頁碼也在右邊界、右頁頁碼是在正常的右邊界。還會發生不明原因的亂跑,想改想移除也不好點Orz 完全是自尋煩惱。最後放棄,頁碼位置一律改下方。
3.另外建議勾選:
檔案 > 選項 > 顯示 > 在螢幕上永遠顯示這些格式化標記可以抓出長久編輯造成的混亂分隔設定刪掉。也盡量不要用分節符號,多用:
v 顯示所有的格式化標記(A)
插入 > 分頁符號
---
規劃心得全文完。歡迎留言和提出問題^^
Monday, September 3, 2012
[+/-] |
▌2012 夏日東京自助規劃心得:交通官網篇 |
※此篇為2012.9.2時的資料。給自己、需要的人東京行入門的筆記。
在規劃行程時候就有股衝勁想寫這篇,當然「證明」了旅遊順利,返台再發文。果然,我的規劃實用而且成功呢!Day 1 下午三點整一分不差準時到旅館check-in,Day 5 又一分不差準時搭上計畫中往羽田機場最快停最少站的單軌電車,悠悠閒閒搭回程飛機,這兩個一分不差讓我好得意(笑)。沒碰到尖峰時刻擠電車的可怕光景、也不需趕充滿終班電車。準備周全,才有慢慢逛的餘裕與心情,把寶貴的旅遊時光花在車站迷宮裡猜路不是太可惜了嗎。
如前輩所述,東京的車站標示頗清楚。知道自己坐往哪條線哪個方向的月台號碼,還有幾號出口,就順利一半了。月台號碼可以用轉乘網站查;幾號出口則是自行決定。但東京大站的出口甚至多到需要分類,事先在家挑離地點最適合的出口會更迅速,不太建議找標示板看「去某地要往幾號出口」。如果心中確定知道A3,眼睛一喵「出口A1~A4↑ 出口B1~B5→」箭頭方向就可大步往前。除非有計畫外行程,就問站務員。
決定出口有時也不簡單,Google Map各家鐵道系統出口有時混在一塊兒不容易分辨,還是看所屬官網最精準。我是「官網至上主義」,而且看原文資訊總是最新、最迅速、最詳盡的,真的不懂就問人或用翻譯網頁。我把這些官網幾乎翻遍每一頁,把好用的資訊通通整理在手冊上。
[Tokyo Metro系統] 9線
東京軌道交通通常被分為 JR、Tokyo Metro、都營地下鐵、其他私鐵四種。我最主要搭Tokyo Metro到大部分的景點。
剛開始也為「新手該不該用X日券?」猶豫不決,看過不建議的比建議的說法還多。最後選擇Tokyo Metro二日券的理由:
1.旅館附近有就有三條線交會。
2.適合前兩天站點間都還蠻近,但是會一直出站入站重算距離的規劃。
3.價格設定關係,二日券始終比一日券容易搭夠本、夠彈性,就算某一段用Suica搭其他種線,就算時間上只用「一日半」也划算。980yen的票面價值最終總共坐了2,460yen!
4.樣式很精美(上圖寫「2」的卡片)不便處是只能在成田機場買,我飛松山-羽田航線,先用偷吃步在台灣跟其他旅者買好。
Tokyo Metro的官網真的很詳細!(讚)資訊豐富要找資訊容易類推。分享我整理這些資訊的過程:
★「駅の情報・路線図」提供好幾種路線圖。最推第一個「簡易版路線図」,大小站的差別一眼可體會。
★「東京メトロ スタートガイド ご利用案内」中的「全ページ一括ダウンロード」PDF檔:
P.3-8「東京メトロの路線紹介・乗り換え案内」這幾頁非常好用!附上片假名的站名,站名上面註明不推薦(灰體)和各種狀況的轉乘線!我蠻堅持所搭路線經過所有站名全放在手冊,除了安心踏實感,也可以把站間遇見的事物筆記下來。
P.16「連絡定期券として購入できる主な乗り換え経路」這一頁用來研究直通運轉開到了其他鐵路公司哪些站
★點取一站來說明的話,「駅の情報・路線図 > 国会議事堂前駅」內有有幾樣好用資訊:
1.「国会議事堂前駅:千代田線 代々木上原・本厚木・唐木田方面 時刻表」依照不同車速(如急行)、搭車時段擷取自己的時刻表。能搭急行的我們通常不會錯過,比如說寧願等下一班也要搭副都心線急行,池袋到澀谷10分鐘,中間只停新宿三丁目。終站代表字通常有直通運轉(除非是區間)。
2.「国会議事堂前駅 構内図」到實地眼前感覺和構內圖差很多,我想不太需要浪費紙列印。但是可先把需要資訊擷取出來:
---a.查樓層和注意電梯位置,例如副都心線澀谷站月台深達B5,到地面要很久;國會議事堂前B6千代田線轉B2丸之內線,搭電梯也比較方便,就在手冊上註明「要找電梯」。
---b.滑鼠移到圖下方「出口案内」還顯示哪些出口設有直達地面電梯。
---c.滑鼠移到圖下方「のりかえ時間(分)」可以知道B6千代田線轉B2丸之內線估計轉乘時間4分;丸之內線國會議事堂前站轉銀座線的溜池山王站需時13分(不推!)這資訊不是每一站都有。
3.「国会議事堂前駅周辺地図」我不是很習慣yahoo地圖,但這頁最棒的用處,是點下「照相機圖案」可預習出口前方360度的景物。(非每站地圖都可預習)
4.「乗り換え・出口案内」單站版本。到了目的地時哪列車廂會距出口或電梯近,所以趁等車先去那排隊。實際上作為乘客到當地並沒有特別有找車廂的需求。有空再補資訊,不查也不要緊。
★「乗り換え・出口案内:副都心線」全線版本。作用同上。
[都營地下鐵系統] 4線
「時刻表」依照不同車速(如急行)、搭車時段擷取自己的時刻表。終站代表字通常有直通運轉(除非是區間)淺草線時刻表特別繽紛複雜。
「路線図 」以都營地下鐵視角為主,Tokyo Metro為輔的精美路線圖可以研究異站名間互通的情形。
我是覺得Tokyo Metro為輔線條再細一點容易區別更好。
「停車駅」將所搭路線經過站名放在手冊,以及研究「相互直通運転」開到了其他鐵路公司哪些站。
「各駅情報:押上」點選「駅の立体図」內有「哪一個車廂距出口或電梯近」。
[其他交通]
★東京單軌電車(Tokyo Monorail)
從羽田機場到市區有京急線和東京單軌電車兩個選擇。選哪種?搭配哪種套票?讓新手的我猶豫了好一陣。選擇後者的理由是:
1.喜歡單軌電車的特別,聽說窗外景觀很美!
2.外國旅客來回套票價2,700yen,擁有羽田空港國際濱松町來回票+特別樣式的Suica!
3.品川是大站,直通運轉班次較複雜,回程有「一點點的風險」可能坐錯車。
搭乘觀景感覺實在充滿驚喜美好,很開心第一次從羽田入市區選擇它!時間許可的話建議坐空港快速,到濱松町中間不停靠,別搭到區間快速哦
「羽田空港国際線ビル駅」內有「時刻表」。查好班次倒推可在羽田機場散步逛街的時間。往濱松町別從3F進站,要從到達大廳所在2F進入2號月台比較順(實際經驗)
★JR東日本(含山手線)
感覺這個官網比較難爬,想要看山手線和JR各線美美直條路線圖要去維基找,官網內也似乎沒有山手線「哪一個車廂距出口或電梯近」的下載,不過到實地站內標示還是有,只是對想預習的遊客比較苦惱。
以「新橋駅」為例,時刻表、構內圖、週邊地圖都有,只是與上兩個官網相比總覺得資訊還可以更清楚又多彩。
★百合鷗號(Yurikamome)
百合鷗號開進東京灣彩虹大橋之後繞圈分離、每站站繪是它的特色。新橋是第一站(U-01),很近的下一站才是汐留,一不注意會搞混哦。「台場駅」內有時刻表下載可查回程的末班車。
★臨海線(臨海高速鐵道)
台場地區站點「東京Teleport」內有時刻表。與JR崎京線直通運轉到惠比壽、澀谷、新宿、池袋。如果去台場玩建議百合鷗號和臨海線都做一下功課,回程可以視情況選一種搭。
★BAY SHUTTLE 台場週邊免費巡迴巴士
時刻表。最晚到20:00。我搭了兩次而且花在等車時間很少,邊欣賞台場公路風景還可稍微休息,推薦!
★都電荒川線
作為半個鐵道迷,夢想一乘的東京路面電車也順利體驗了。站不稱為「駅」而是「停留場」。時刻表在此。
[直通運轉]
前面一直提到「直通運轉」的這個詞,實際上變成我搭車時的調劑(笑)
緣起是轉乘網站中我最推Jorudan,可以列出月台號碼、也列出別家沒有的「距離 km」。然而因查詢時間不同,有次我在輸出結果中發現,東京Metro副都心線後面的括號,不是本線端點「和光市」行,而是無關的「飯能」行,why?
因為勤查時刻表的好習慣、再對照「Tokyo Metro」、「都營地下鐵」兩官網的直通運轉資料,我總算整理出一些頭緒了!原來開到不同的終點站,是私鐵在郊區通勤人口多的站點,近遠都有。即使同一站,往反方向的端點是接不同的私鐵。
東京鐵道常被分為 JR、Tokyo Metro、都營地下鐵、其他私鐵四種。和兩大地下鐵直通運轉的公司包括東武、西武、京成、京王、京急、小田急、北總、埼玉、東葉、芝山,看了不覺繁多,反而覺得有趣,還會貪心希望若有機會每種都坐看看(笑)雖然這次旅程放棄了私鐵才可到的自由之丘、下北澤等人氣景點,我也因為直通運轉搭進了不同公司的車體呢。
因為有做功課,看到奇妙的目的地也不會緊張。而且在旅途上看到車廂外、LED上的「XX行」都能認出這班車的來頭(線路)!
[本次旅程相關的直通運轉終點和區間車筆記]
粗體地名是有接觸到的車輛標示
★ 銀座線(G) 澀谷(淺草方面)區間車:上野
★ 千代田線(C) 表參道(綾瀨方面)直通運轉
JR常磐線(綾瀨→松戶/柏/我孫子/取手)
★ 千代田線(C) 乃木坂(代代木上原方面)直通運轉
小田急小田原線.多摩線(代代木上原→本厚木.唐木田)
*區間車:明治神宮前
★ 副都心線(F) 明治神宮前<原宿>(和光市方面)直通運轉
東武東上線(TJ)(和光市→志木/川越市/森林公園)
西武池袋線(SI)(經西武有樂町線)(小竹向原→石神井公園/保谷/清瀨/所澤/小手指/飯能)
★ 東西線(T) 飯田橋(中野方面)直通運轉
JR中央線(中野→三鷹)
★ 南北線(N) 王子(日吉方面。反而沒有終點站是在本線端點目黑)直通運轉
東急目黑線(MG)(目黑→武藏小杉/奧澤)
*區間車:駒込(終電)/白金高輪
★ 丸之內線(M) 本鄉三丁目(荻窪方面)
★ 日比谷線(H) 銀座(中目黑方面)直通運轉
東急東橫線(TY)(中目黑→武藏小杉/菊名)
★ 日比谷線(H) 六本木(北千住方面)直通運轉
東武伊勢崎線(TS)(北千住→竹之塚/北越谷/北春日部/東武動物公園)
★ 淺草線(A) 押上(西馬込方面)直通運轉
京急本線.久里濱線(KK)(泉岳寺→京急川崎/金澤文庫.京急久里濱/三浦海岸/三崎口)
京急空港線(KK)(泉岳寺→品川/羽田空港國內線Terminal)
★ 淺草線(A) 淺草(押上方面)直通運轉
京成本線(KS).芝山鐵道線(SR)(押上→青砥/京成高砂/京成佐倉/京成成田/成田空港.芝山千代田)
北總線(HS)(押上→印西牧之原/印旛日本醫大)
★ 臨海線 東京Teleport(大崎方面)直通運轉
JR崎京線(大崎→赤羽/大宮/川越)
---
沒篇幅寫手冊製作版面心得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