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兒願分享他的日常畫 |
這篇結構可能比較鬆散
不過好想寫出什麼作為里程、作為某天記念、作為人生的瞬間
「脫離」幼兒階段,小孩還不習慣
其實我也還不習慣
不習慣週間不用再穿上可愛運動服代表的身分
都說三年約有一千個日子
從牽著手上學第一天他的不捨
(嬰兒期一天一天抱著他)
幼兒期一天一天牽著他上學
到畢業紀念本本封面手寫珍重再見的注音
翻開同學的簽名留言在裡面
他的人生、我的人生個別經歷了很多事情
送他上學後我像重新單身獨自行走的人
在參加學校活動的時候似乎才是媽媽的自覺感
還記得畢業典禮入座時放的離別歌也太催淚了吧
沒有流淚卻覺得有體驗的味道
不知不覺小孩變成舞台上表演啦啦隊舞蹈的表演者
在那些我不在身邊的時刻他成長了
跳舞的可愛小動作與努力協調讓我快要變成粉絲了(笑)
3-5歲幼兒語言和思考變得深入
某幾個晚上睡前小孩說出「動物會死掉嗎?」的話題
有些話他已不再出現我卻印象深刻的便是,
「我很老的時候妳也要陪我喔!」
我很平穩回答:
「我的心會一直跟你在一起。」
小時的我聽到媽媽說不能一輩子照顧妳會眼睛立刻變水龍頭
我以前對分離的反應是如此
但那時候回答小孩我很堅定
我竟能那麼迅速回答不說白不反駁卻正面
直到現在我一生中最特別的階段
永遠不會忘記生命在肚子裡的奧妙旅程
懷孕初期書店裡翻到「生命本源」的宏大神秘讓我泛淚
最近我問老公說你覺得我很有「母愛」嗎
他說當小孩出生後真的很有感覺啊
無論年歲如何增長,心中還是有點想當少女不想長大的人
看需要自己小小的身軀想要輕拍他肢體擁抱可說「出於本能」
我跟老公都被小孩影響很深
兩個都不自覺會「退化」小孩,鬧成一片或賭氣
但日常尤其睡前又被小孩療癒
重新再溫暖、療癒過自己的童年成長一次
察覺自己多少有「錯位」,小時候頻頻討抱的是小孩
當他減少貼貼,才發現原來我才是想被擁抱的存在嗎?
也直到養了小孩更能同理父母
最近小孩說的話是
「如果是雙胞胎就有人陪我玩了」
他分享龍鳳胎同學姓名
身為家族也有基因我回答
「我也想生雙胞胎呀,但老天就給我一個」
生育過程是我真真切切對上天充滿敬畏的啟蒙
生命的形成非完全由人類掌控
是小孩開拓我的哲學觀
他純真的問題讓我再次再次感悟到
最終掌握人的出生是「上天」決定
是召喚而來,父母只是途徑
上回3/28發現瞬間從頭到肩膀好像有股電流通過
擅長自我獨處書寫me time的我自己
讓跟自己不同個性的小孩未來自我陪伴自我充實是種挑戰
未來啊
如果台灣海峽局勢變成另一種樣子
又回到SNS常見「為什麼要生小孩?」的大哉問
我的答案是渴望愛與付出
那生養小孩是為了什麼,究竟渴望的是什麼
學了多少重要嗎?
成就重要嗎?
還是累積彼此的情感和回憶呢
人生自古誰無死,面對與做準備
練習準備在那一刻前精神無懼專注著幸福
「這一生,體會到很多的幸福呢」
跨越物質與時空
世界好或不好和人生選擇常被拉起關聯
人們口中的「世界」究竟是外在環境還是內心世界呢
還是我們投射內在到外在中呢
世界美不美好?
究竟抓什麼樣的範圍、是星球、洲別、國家、行政區?
還是什麼尺度呢?是不是看每個人的角度?
無論怎麼樣的環境下內在懷抱愛與安全感就可稱得上幸福人生吧
台灣畢竟還是算客觀評分自由度高資源也多的吧說實在
我想起先前抽遊戲也抽快110次才抽到生在台灣
所以,是不是可以像對外國人那樣對小孩說歡迎你來(到)台灣?
生命是父母給、的還是台灣給的呢
台灣米食醫療人群環境培養出來我們與小孩
但生了小孩我漸漸又投射這位想照顧的小孩
盡份心力為台灣就是為小孩
盡份心力愛台灣就像對小孩